为了改变我国出租车电调效率低的状况,交通运输部在今年启动了15个城市的出租车服务管理系统试点建设,其中重点就是电话出租车预约系统。国内沉寂多年的出租车电话调度业务,有望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再次迈步。
“现在几乎一天也接不到一个叫车电话!”青岛出租车电召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林琳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。青岛出租车GPS电召系统是2008年奥运会时设立的,耗资上千万元。起初一天能接四五百个电话,但后来电话渐渐少了,现在一天可能也接不上一个。
脆弱的调度链条
当前的电话预约效率低下,是电调系统在很多城市推广不开的主因。
“我连续拨了十分钟才打进去,说了约车需求后,调度员说让我等着,然后就没信儿了。打车就是因为有急事,我能等吗?”北京市民何先生在向记者说起电话预约出租车这项服务时,连着说了几个“不靠谱”。
在一个专门讨论出租车业务的论坛上,有一个关于“为什么不愿使用电话预约出租车业务”的网络调查。调查结果显示,一半以上的乘客都将原因归结于调度过程的可控性差。
“打电话不一定能打通,打通了不一定能约到车,约到车了不一定能在约定的时间赶到,在约定的时间赶到了不一定能找到我。这么折腾,你说电调业务怎么让人信赖?”一位网友如是说。
北京银建调度中心经理白羽认为,可调度车辆不足以及市民认可度低导致了北京电调效率低。他表示,银建调度中心虽然可调度13000辆左右的出租车,但依然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,不能充分满足叫车需求。
预约成功率低下,同时伤害了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热情。久而久之,电调业务只会是日渐暗淡。许多城市曾经开展的电话叫车业务最后或无疾而终,或名存实亡,大部分都是由于上述原因。
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,部分城市每车每天的调度次数:昆山3.6次/每车每天,苏州2.2次/每车每天,上海接近1次/每车每天,广州0.6次/每车每天,北京0.4次/每车每天。而根据国外的统计数据,一般每辆出租车每天至少调度3次左右。
交通运输部今年除对15个试点城市补贴出租车预约系统之外,“十二五”期间将持续推动出租车预约率增长。据了解,在“十二五”末,国内出租车调度率要提升到10%以上。国内出租车平均每天运营30单左右,这意味着“十二五”末期每车每天的调度数量要增长到3次以上。这对大部分城市来说,都是严峻的考验。
电调中心盈利难
当前电调中心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,加上各项成本不断上涨,国内大部分的电调中心都要靠外部“输血”才能维持运营。
北京的银建调度中心是北京规模最大、日均调度量最大的调度系统。该系统能调动金、银建公司自有的13000辆车,目前每个工作日有12000次的预约量,平均每车每天一次。该系统建成时,就能实现日均5万人次的调度规模,但受制于可调车辆的数量及调度需求,就是在奥运会期间,其最高日均调度量也没超过15000人次。
白羽向记者详细讲解了该电话调度中心的两大成本:一是建设时购买设备、管理系统的费用;二是运营成本,其中电话调度系统需要大量的电话服务人员,占了运营成本的大头。初期,设备及系统建设成本在1000万元开外,由企业自己投资,自己的科研团队开发;目前有100个电话调度员,每人每年成本至少4万元,总共400万元;再加上场地、设备折旧、办公、管理费用等,银建调度中心一年运营总成本在1000万元开外。收入方面,调度中心每个月向每辆车收取20元的管理费,约400万元; 每次调度收取乘客3元,其中1元归司机,2元归公司。每天12000次,折算成300个工作日算,共720万元。即每年的收入在1100万元左右。
“就是说在不考虑初期投资的情况系下,我们中心能实现保本微利。但现在人工等各种成本上涨严重,今年的盈利压力极大。”白羽说。
据业内人士介